浅谈短应力轧机的历史及发展

分类:
解决方案
发布时间:
2020/01/25
第一代高刚度轧机大约出现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期,由瑞典中央、莫格斯哈马公司研制的P500型无牌坊轧机。它最先开始摆脱了机座的传统设计思想的束缚,取消了传动轧机的牌坊,用拉紧螺杆将两个刚性很大的轴承座连在一起,缩短了应力线长度。
 
第二代高刚度轧机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瑞典中央、莫格斯哈马公司研制的P600型轧机为代表的。与P500型轧机相比,它取消了压下螺丝和上横梁,因而使轧机应力回线又趋缩短,进一步提高了轧机的纵向刚度和轴承寿命。第二代高刚度轧机采用两根拉杆落地、两根拉杆悬空的辊系半悬挂三角机架侧边支撑机构,利用拉杆上、下部的正反扣螺纹,转动拉杆,实现辊缝对轧制线的对称调整。
 
第三代高刚度轧机由Pimini公司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研制成功,也称红圈轧机,红圈即指轧机的应力回线。近二十年来,国内外钢铁行业的工程师们也在不断的对短应力轧机进行开发和研制,现阶段短应力轧机的型式也都是基于红圈高刚度轧机。
关键词:
短应力轧机
轧机
短应力线轧机

福建田丰机械有限公司闽侯分公司  闽ICP备05025130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福州